欄目
代表委員話應急丨徐曉蘭:全面打通數據壁壘快速響應應急需求
發布日期:2020-05-28 瀏覽次數:746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
——全面打通數據壁壘快速響應應急需求
3月14日,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下簡稱工聯院)內,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的領導和學者就煤炭行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工作展開座談。
工業互聯網作為實現實體經濟全要素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可以幫助煤炭行業轉變生產方式,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介紹了工業互聯網在煤炭行業應用的思路和定位,以及如何開展深化部際合作、聯合推動煤炭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應用推廣工作。
這是工業互聯網等技術作為新型基礎設施陸續登上宏觀經濟調控舞臺的體現,而這也是向徐曉蘭這位“老委員”提出的新課題。
打通防疫物資供應鏈堵點
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徐曉蘭也為這場疫情揪著心。面對每天增長的感染人數,她很快意識到,這次疫情不僅對武漢、湖北是一場大考,對全國而言,也將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要以零感染作為目標,確保我院不出問題!確保全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底線!”按照部署,她在第一時間組織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時間賽跑、和疫情戰斗,全力以赴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防疫物資的社會需求和供應鏈數據對接不暢,對調度應急物資造成了一定影響?!斑@部分工作交給我們吧,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也有能力為國家疫情防控貢獻力量!”2月3日,徐曉蘭在向工信部領導匯報疫情防控工作時表態。
在獲準承擔疫情防控物資社會需求和供應鏈的監控及分析方面的工作后,徐曉蘭帶領工聯院干部職工快速組成研發團隊,抱著“時間就是生命”的信念,全力沖刺,僅用4天時間就完成了系統代碼量超5萬行的平臺(一期)開發與系統上線試運行工作。
該系統具備疫情物資社會需求分析、供應鏈監控、社會平臺對接等功能,可以提供線上填報、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對接方式,打通了物資供應鏈的堵點、痛點。
疫情是一場大考,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很大,而徐曉蘭從危機中看到了“機會”。
隨著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速度加快,如何統計其復工復產監控數據?這道難題擺在了徐曉蘭面前。工聯院一方面迅速組織團隊與20多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及電商企業對接,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運行的數據通過模型智能化統計計算;另一方面聯合多地政府部門、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召開網絡座談會,發起“百萬工業APP抗疫助能——大企業幫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復融行動”。
要推倒“部門墻”和“行業墻”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徐曉蘭專門針對我國應急管理體系、關鍵物資生產調度、中小企業受影響情況、全球供應鏈變化情況及我國產業鏈受沖擊情況展開調研。
兩會前夕,徐曉蘭帶來了《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支撐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基于工業互聯網提升關鍵物資生產調度能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小企業走出疫情困境》《以工業互聯網為發力點應對全球供應鏈攻防戰》《發揮工業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在數字基建中的戰略核心支撐作用》《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促進行業融通發展》等6個提案。
針對這次疫情中出現的監測響應時效性欠佳,應急保障物資生產、配置渠道不暢,人員流動態勢掌握不全,個人衛生信息漏報、瞞報等問題,徐曉蘭認為,迫切需要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的數據互聯互通。
目前,數據“部門墻”和“行業墻”現象比較嚴重,從而導致信息不對稱、風險信息不全、風險防范能力較弱的情況比較普遍。對此,徐曉蘭建議從加強全要素鏈連接、全產業鏈連接、全價值鏈連接等方面,打通相關企業、產業上下游、跨行業和跨領域的數據壁壘,開展重點物資保障調度、數字化制造、供應鏈協同、質量安全追溯等創新應用,以確保應急狀態下,資本、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能夠快速響應國家應急管理要求,實現原料采購、訂單需求、生產加工、物流配送、銷售使用等各環節的數據動態采集和優化調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調查研究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法寶。徐曉蘭每年都會積極參加全國政協和致公黨中央組織的調研。她的履職感言是:“要多看多聽多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建言在需要時、議政到點子上、監督在關鍵處?!?/span>
“任務重大、使命光榮”是她對自己工作的評價,也是人們對政協委員工作的認識。能夠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發揮專業特長,解決棘手的關鍵性問題,也許正是人們對徐曉蘭這樣的政協委員的期許,而“徐曉蘭們”的履職意識和于危機之中見機遇的變通和機敏,更是值得借鑒。